有賴高博士慷慨解囊而增購的館藏:
1.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
這幅極為罕見的地圖是根據黃千人(1697年至1770年)於乾隆丁亥年 (公元1767年)向乾隆皇帝匯報的舊圖增補而成。此圖的標題既點出清朝的政治綱領,同時亦是清朝的地理記錄,展示了中國在清帝國的鼎盛時期國內統一及邊界安定。
製成此圖的目的不僅是作為清帝國彰顯於世界中心的宏偉政治聲明,同時亦具備行政工具的作用。地圖上
遍佈不同圖形代表的各地區行政單位:內有長方形的方格代表省;一個正方形代表府;直隸州是上有三角形的方格;州是垂直矩形;廳是菱形;縣是圓形;關口以小屋代表;土司是三角形。每個位置所屬的名稱均出現在圖形中,而每個省的邊界則以虛線表示。位處地圖左上方是地中海(小西洋)以及大西洋,其中荷蘭和英國被描繪為大西洋中的島嶼。
2.禹跡圖
圖書館近期的新增館藏、同時為特藏最古舊的一幅地圖-禹跡圖。禹跡圖於19世紀由石碑墨托而成。該石碑刻於南宋1137年,現存於西安,為當時世上最精準的地圖。
禹跡圖展現了中國與西方交流前的製圖技術水平,是其中一幅最早製成和最重要的中國地圖,其發行時間恰逢歐洲製圖學家更關注於宗教象徵主義而非地理現實主義的時代。此圖展現了足可媲美20世紀製圖的準確性和細緻度, 亦是最早採用計里畫方的地圖。
3.墬理圖
墬理圖於 1247 年上石,該石碑現在保存在蘇州孔廟石碑博物館中。這是20世紀初期的托本,並裝裱在捲軸上。
在此地圖中,中國佔據了三分之二的畫面,橢圓形和長方形的裝飾上顯示了數百個定居點。 地名方塊之間優雅地添加了山脈,丘陵和森林,中國的許多河流都流淌在其中。底部的三分之一為註釋,這些註釋不僅描述了地理,而且描述了中國的歷史。敘述了帝國的長期分裂和統一以及南宋王朝為征服北方而戰的人。
查看碑文
4. 盧格西地圖
此地圖是意大利製圖師盧格西(Fausto Rughesi)於1597年繪製的亞洲地圖的東部。除了極為罕有見(已知僅有三份複本)外,它還包含了中國、韓國和日本的重要製圖信息,這些信息可能通過耶穌會傳送至羅馬。它是第二張將朝鮮顯示為半島而不是島嶼的印刷地圖,並具有迄今為止最詳盡描繪的中土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