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水色印象 : 蔣智南水彩作品展

開幕辭

我非常感謝周館長的邀請,讓我今天能躬逢盛會來參加這個畫展,同時見到畫家本人蔣智南先生。這兩天我已經來過場地數次,先睹為快,看了展出的作品。這次展覽的題目是“水色印象”。水色這個詞,不知是誰給起的,但是比諸水彩,實在高明許多。水彩的「彩」給人一種五彩繽紛,濃艷絢爛的感覺。而水色則還我本色,水色交融,或濃裝飄忽,或淡抹動人。環觀蔣先生這次展出的四十多幅大小製作,燦爛中又見淡雅,給人一種反樸歸真的感覺。水色本來是最難捉摸的形象。水中之色,飄浮不穩定,眩目而又恍忽。蔣先生的畫正是以影以光來捕取對景、對人、對物的剎那印象。我不是內行人,這種外行話,其實是我這兩天來看畫時心裡的感覺。而最使我心動的是蔣先生在畫中對空間的使用。蔣先生的畫,虛實對比很強烈,虛比實似乎還多,更能添增畫裡的空靈感覺。比方這一幅 “村童” 的畫,用色相當的濃,但因為空白佔了二分之一,濃相對地淡化,就不會使人感到沈重壓迫。試想這一幅畫中把空白去掉,突出了村童,畫面就會顯得擁擠,舒暢和擠迫的對比,也許更能表現出畫中的特點。這個小孩,似乎是個女孩,倚石墩而立,雙腳微微交叉,她背後有一捆竹篦,手不離竹。是小孩兒玩耍後的小憩,還是她工作後暫時放下竹筒,偷空喘息?她站立的姿態雙手很像橫伸一個十字架,這象徵什麼?她臉上顯示的不是微笑或童真。是迷惘?是無奈?是漠然?在她面前卻是一大片空白或空地,她不望向空地,而望向畫外。這又是什麼意思?是在邀請看畫的人進入這個空間?沒有留空,畫就會顯得死實;有了空白,就有了想像的空間。蔣先生有一系列的畫,題作自行車。簡單的筆觸,大膽的蒙太奇手法,捕捉了自行車的奔馳和衝勁,但是畫中並沒有騎車的人。我們只通過畫面而感到騎者的存在,活力溢滿紙面。與此相對是蔣先生1999年的近作「無題」,是後巷裡的一輛自行車 — 應該是半輛,車的前半藏在半堵牆後。這不再是奔馳的自行車,一切歸於靜寂。但是畫中留有許多空白,影子更惹人遐思,是誰來了?人又去了那兒?從小門進去了嗎?每一幅畫都是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發展卻是我們看的人自己添補進去的。畫者一兩筆的勾勒,卻勾引起我們無限的幻想。意在畫外,這是上等的好畫。這次我有機會在這兒看到這許多畫,想了很多故事,又見到了畫者本人,實在感到十分興奮。可惜我不是一個小說家,更不是一個畫家,所以只能野狐禪地說一下自己的感受。不過我也想借這機會代表科大向蔣智南先生再次致謝。

張洪年
一九九九年四月廿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