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母
—寫在香港科技大學展覽前
人類建構窯爐,最早能在窯爐內壁燒出有釉的物質,正是釉的母源;也因為陶器表面出現亮面的物質,人類的陶瓷發展走向控制表面釉衣的方向。
從漢朝銅發色的「綠釉」,到唐朝用鉛的「三彩」,到宋朝以鐵發色的「青瓷」、「天目」,用銅發色的「均釉」,至元、明、清用鈷藍上色的「青花」,將自然物分解、精煉,加以分析重組,再經由陶者用火的微妙穩定控制,一直是陶瓷極致的標竿,時至今日,陶瓷身上穿著名貴的釉衣,依然影響著人類的發展。
1980年代我曾經投注於造型藝術,以瓦斯窯燒製釉藥。1994年毅然決然放棄釉藥和外型的追求,重新回到我父親所蓋築的老蛇窯中,鑽研不上釉的柴燒。1997年我自己建築柴窯,以蛇窯內壁的「窯汗(窯乳)」為師,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2003年發表「十彩窯汗」;一開始的動力是要將千變萬化的窯汗燒到作品上來,因而有了「三稜罐系列」。再經過十年的努力,我以「脈」系列的彎曲轉折苦修,近年來凝結出「寶島台灣」這個新的系列,這段時間,也是我「釉母」理念的雛形期,我以「寶島台灣」和第二階段「脈的對話」,成熟豐富了「釉母」的思想體系!
2012年我再次突破柴燒的極限,發表了一千五百度溫層的柴燒創作,並整理了「釉母」的理念和系列創作與大家分享:「釉母」是在土胎內部產生質變,由坯體內熔融出來的自然礦物與落灰結合,而產生出來的千變萬化的質感。
我對高溫極限的鑽研,並非為了追求數字上的超越,而是想要反轉人類用土、用火文明的迷失。不濫採土礦,不精煉純化重金屬,而是將自然界的元素以「釉母」的方式呈現;我相信這是未來陶瓷的新方向!以自然柴燒,運用窯爐的設計以及控溫技巧燒至一千四百度,甚至一千五百度,讓坯體產生質變。向大自然學習,向地球學習,用最天然、不精煉礦物的方式,將土礦燒成天然寶石岩礦,這就是我所要推廣的「釉母」。
林瑞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