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普天同慶 - 傳統節慶與香港社會

打醮

每一個節慶都標示著一個周期,一個節慶的完結,隱含著對另一次節慶的期待。以「打醮」活動為例,居民齋戒沐浴,舉行宗教儀式,人們相信宇宙世界受到死亡的污染,打醮的目的是拜祭幽魂,潔淨社區,把社區更新,然後酬謝神恩,慶祝新的開始。

在香港眾多的打醮活動中,長洲每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別具特色,居民以竹木搭建三座十三米高的包山,供奉幽魂。居民相信儀式過後,包子附有神聖力量,爭相搶奪包子,非常熱烈,外人也因而稱長洲的打醮為「包山節」。但1978年包山在搶奪中倒塌,搶包山活動也被終止了。2005年開始,主辦者加建一座以金屬為支架的獨立包山,以體育競賽形式恢復搶包山活動。

長洲打醮的另一特色活動是在居民用神轎抬著神像巡遊社區時,街坊組織派出「飄色」隊相伴,飄色隊各有主題,由約五歲的小孩扮演,以隱藏支架凌空固定在一平台之上,小孩猶如在空中飄行。街坊組織各盡心思,借飄色表達自己的喜好、觀點及期望。

gallery image

查看大圖 [4.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