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沙飛:戰爭中的人文攝影師 (1912-1950)

前言

沙飛是1930至1940年代中國重要的新聞攝影記者,留下抗戰時期中國最生動的影像記憶。沙飛懷抱以攝影喚醒民眾抗日救亡的信念,其作品承載深厚的人文精神。1950年沙飛被處決,此後他的名字消失了三十年,直到1980年代才重新被發現。

感謝沙飛女兒王雁女士的慷慨捐贈,此次沙飛作品展呈現其傳奇的藝術旅程:汕頭時期的攝影愛好者、上海時期的左翼攝影家、晉察冀邊區的戰地記者與編輯。

沙飛原名司徒傳,民國元年1912年5月5日出生在廣州。1926年沙飛畢業於無線電學校,即加入國民革命軍任報務員,參與北伐。1931至1936年,他在汕頭電台工作期間成為攝影愛好者。此時期作品受西方現代主義美學影響,但充滿對勞工與弱者的深刻同情。1935年沙飛加入上海「黑白影社」,次年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西方繪畫。1936年10月,沙飛在魯迅逝世前11天拍攝其最後留影,一舉成名。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沙飛即趕赴山西前線,拍攝了攻克平型關、戰鬥在古長城等組照,鼓舞全民抗戰。同年12月沙飛加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942年,沙飛與戰友們在沒有電的河北山溝中創辦中英文《晉察冀畫報》,並組建培養中共第一支新聞攝影團隊,保存整理底片檔案。1943年12月日軍包圍畫報社,為保護底片沙飛負傷, 九名戰友犧牲。

八年抗戰期間,沙飛傾注生命與藝術才能,拍攝了千餘幅極富表現力的作品,記錄了日軍暴行、軍民抵抗、百團大戰、群眾動員、國共統一戰線、民眾參與邊區政權、白求恩大夫、印度醫生、朝鮮義士、美軍觀察組與獲救飛行員、英國無線電專家等國際友人,以及日軍戰俘等。沙飛最後的作品記錄抗戰勝利後的張家口,包括1946年美國馬歇爾將軍來華調停內戰,來張視察的影像。沙飛作品多聚焦於人物──大多為普通人,包括婦女兒童。他們的苦痛、堅韌、樂觀與尊嚴躍然 紙上。免於蘇式或毛式藝術教條的桎梏,沙飛作品充滿同情與本真,在藝術、真實與宣傳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

參加八路軍五年之後,沙飛才加入中共,多次被評價「更像一個民主人士」。目睹日軍暴行、常年高強度工作、傷病與政治運動使沙飛身心受損。1948年5月,沙飛患肺結核入院。次年12月,沙飛因精神疾病槍殺為其治療的日本醫生,被解放軍華北軍區判處死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個月後的1950年3月4日,沙飛被槍決,而他拍攝的鲁迅照片底片與他生死相隨。

「雖然沙飛的生命定格在三十八歲」,已故歷史學家高華曾言,但「這使得沙飛永遠是一位本色的人」。正如沙飛改名時所期許,他「成為一颗在祖國的天空中永遠自由飛舞的沙粒」。

常成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助理教授